EN
咨询热线:400-018-0008
关注:

新闻详情

News detail

影片《狗十三》,看不懂的人都是幸福的

发布时间:2018-12-17发布来源:施强移民 阅读:2163

想要顺顺利利的长大,每个人都在付出着代价,这代价是妥协,是投降,是对我们看不起的规则“认了”,是对我们耿耿于怀的心事说“算了”,是告诉别人难以痊愈的伤疤已经“好了”,这就是大人心目中的“长大了”。


上周末,曹保平导演的被禁5年的《狗十三》上映了。没有催人断肠的生死离别,也没有歇斯底里的撕扯咆哮,有的只是真实生活里的家长里短,平淡的仿佛身边事,却让人唏嘘不已,倍感无奈……克制的情绪,写实的表达让影片跳出青春片范畴,上升到更广泛的层面。


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可能在主人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影片中的父亲有一套成人世界的霸道规则,他无暇顾及女儿的感受,甚至不愿听一听她内心的声音,他要的是一个“懂事,听话”的孩子,来平衡他建立的生活秩序,维护好表面的一派祥和。

640.webp.jpg

比如,在父亲的饭局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,大口吞下自己从小不爱喝的牛奶,甚至在先后失去自己的宠物狗后,强迫自己咽下饭桌上的红烧狗肉,然后微笑着得体地说着:“谢谢叔叔。”看到孩子如此“懂事”,父母喜开颜笑,脸上散发光彩:“孩子终于长大了!” 。


这种场景熟悉吗?他们总是建立起一套规则,用一句“不懂事儿”来轻易否定一切。可是,“懂事”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,只是学会了向成人世界妥协。在影片中,对爷爷毕恭毕敬、一味顺从的父亲,习惯性地把这种教育悲剧延续到下一代——是啊,我们都是这么“懂事”过来的。


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,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,对孩子意识形态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引起这么大关注的原因。


中国的儿童教育,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手段,家长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,所以出现了“别人家”的孩子,他们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与集体保持一致,这其实也就是影片中所说的“懂事”。


国外的教育方式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,避免对孩子进行相互比较,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,鼓励他们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。

640.webp (1).jpg

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?

导演曹保平说:“没人注意到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突然长大,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的,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。”


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学习去更好做父母的过程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我们不妨学着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,或者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,学习用更好的方式和孩子相处,给孩子一个健康的青春。


>>>>更多移民项目

主流移民国家:

美国、澳洲、加拿大、希腊、马耳他、英国、葡萄牙、西班牙


>>>>推荐护照项目:

瓦努阿图、塞浦路斯、安提瓜和巴布达、圣基茨与尼维斯